我们写的事迹材料一定要依据实际的情况,我们在写事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下面是报喜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先进时代楷模人物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先进时代楷模人物事迹篇1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又到清明祭扫时,在贵州省警察学院的英烈墙上又多了一个名字:马金涛。一个和我同岁的青年人民警察,人生的句号匆匆定格在而立之年,感触颇深,难以言表……
马金涛同志1988年出生, 2013年考入贵阳市局花溪分局,从警后通过勤学苦练、克服多重困难迅速蜕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职业警察,牢牢坚守在贵州省工作的第一线,以过硬的政治作风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忠实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新时代工作总要求。然而2018年12月他在执行一次抓捕涉毒犯罪人员的任务时,与犯罪嫌疑人搏斗的过程中遭遇袭击,壮烈牺牲。仅仅30载的人生戛然而止,令人扼腕。
马金涛同志在大学时期就成绩优秀,获得多项殊荣。作为一名外省非专业的学生,在从警后以对事业的热忱和坚韧的毅力,通过不断的学习突破了语言、专业上的障碍迅速融入人民警察角色。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异的工作业绩连年获得优秀和嘉奖等荣誉。在执法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正义凛然,为扫黑除恶、建设平安贵阳的社会长治久安付出了年轻的生命;群众工作中,他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对人民群众的真诚和关爱获得了辖区群众的爱戴,在他的追悼会上,无数群众自发前来送这位和蔼可亲的“小马警官”最后一程。他日复一日,孜孜不倦的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将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得玲离尽致。以鲜血谱写了忠诚与使命的盛世华章。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使命,应了这份使命而做的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越纯粹的人,内心的使命越伟大,越坚定。人民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承担着保家卫国、惩恶扬善、守卫人民的辽阔使命,人民警察不仅仅意味着光鲜的警服,闪耀的警徽。人民警察还意味着忠诚与使命,让社会更加文明,让人民相信法律。无论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多么漫长,无论民族伟大复兴的路途多么曲折,都努力站在人民的最前列,披荆斩棘,捍卫真理。只有百折不挠,勇于拼搏,才能不负重托。
先进时代楷模人物事迹篇2
2019年1月23日,因工作劳累突发心肌梗塞,杨春永远倒在了他心爱的工作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记挂着手中的工作,始终奋斗在扫黑除恶一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杨春用生命诠释了刑警的职责与使命。1969年出生的杨春生前是福建省宁德市局蕉城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1990年从海军退役后,他来到了条件异常艰苦的宁德艇上工作,看到家人的劝阻,杨春坚定地说,一个人难得能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他就想一辈子当警察。这份热爱一坚持就是28年。在人民警察的岗位上,杨春先后参与、组织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150多起,在中央督导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中,杨春带领扫黑队打掉多个涉黑团伙、组织,破获九类涉黑恶案件104起,抓获涉黑恶犯罪嫌疑人213人。破案是刑警的职责,为民是刑警的初心,这两句话是杨春生命的最好写照。
以平凡成就不凡,杨春用行动写就了英雄的一生。在扫黑除恶的前线上,始终有杨春的身影。扫黑办电脑里的每一条举报电话记录,他不曾轻易漏过一丝线索;民警讨论案情的房间里,他总是侧耳倾听,若有所思;每晚的例会上,只要没有特殊任务,杨春的位置上永远有他。即使身在家中,杨春的心也一刻不离扫黑工作,他就像一个连轴转的陀螺,24小时不知疲倦、不辞劳苦地在扫黑一线上旋转。在同事心中,他是扫黑队的主心骨,在群众心中,他是老百姓的定心丸。凭着一颗敬业奉献的丹心、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办案寻找线索的细心,杨春在平凡岗位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青山不改,英雄长存。为人民谋福祉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杨春同志一生初心未改、使命必达,为扫黑除恶作出了突出贡献。虽然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9岁,但他的英雄形象长留人民心中,激励着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砥砺前进。
促一方发展同样是使命。在许多急难险重的中心工作中,杨春总是勇于担当,善作善成。同事们说:“杨春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刑警的使命是破案,初心是为民。”
先进时代楷模人物事迹篇3
共产党人的坚守是什么?跟随黄大发的脚步,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把尺。黄大发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多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引水渠,结束了附近几个村组长期缺水的历史;带领群众坡改梯、铺村路、架电线、建学校、搞养殖,一改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不忘记党、不忘记人民、不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这是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黄大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见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和情怀。
也许有人会对黄大发一生只为修一渠不以为然,但了解到这渠要用命去换,相信大家都会肃然起敬。这是靠风钻、钢钎和二锤,在擦耳岩上开出的一道天渠,这条被当地群众称赞的大发渠,是3个村、10余个村民组的解困之渠脱贫之渠发家之渠。30多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天渠,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坚守,让我们目睹了共产党人的风采,见证了共产党人的誓言,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
强调: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面对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如果信念不坚定,理想不执着,精神上就会缺钙,得软骨病,一批批贪官落马就是有力的佐证。黄大发三个不忘,就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用行动画出了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标准像,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优秀共产党人的至真独白,值得党员干部深思、看齐、致敬、学习。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共产党人如何守住精神高地,关键是坚守崇高信仰,始终如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牢守护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自觉筑牢思想防线,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撑起共产党人的时代标杆。
先进时代楷模人物事迹篇4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事业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黄文秀驻村当第一书记期间,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短短一年,她就从“扶贫新手”转变成群众最信赖的人,用一腔热血、一片赤诚践行着共产党人共同的誓言。我国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唯有恪尽职守、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干下去,才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待。因此,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扶贫干部要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本来,黄文秀可以有很多选择,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但她还是非常坚定地选择了服务基层。从繁华首都回到家乡,把初心镌刻在扶贫路上,书写了一个感党恩、守初心、献青春、为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黄文秀用生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squo;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squo;”。她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奉献自我,为民服务,用生命诠释了初心和使命。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唯有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才能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因此,要培育“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服务意识,在为民服务中坚定初心;传承“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奉献精神,在为民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谱写动人篇章;树立“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高尚情操,在为民谋利中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向人民满意而行!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让我们在黄文秀精神引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先进时代楷模人物事迹篇5
?颁奖辞】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人物事迹】
叶嘉莹,女,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专攻古典文学方向。 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她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叶嘉莹10岁前,她都在家中接受父母的教育,诵读经典,由此开始与诗歌结缘。1948年冬,叶嘉莹随丈夫来到了台湾,不久,因为丈夫没有了工作,叶嘉莹靠辛苦教书承担起养活家中老小的重担。
20世纪60年代之后,叶嘉莹先后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国外。
1978年暮春,叶嘉莹在报纸上看到内地的学校需要教师,便即刻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申请信,她希望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
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来到南开大学开始执教。40年来,她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巡回讲学,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叶嘉莹先生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她的许多学生目前已是中国、加拿大、美国多所大学的知名教授和学术带头人。
20世纪70年代,已是多所名牌大学教授的叶嘉莹,愿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叶嘉莹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先进时代楷模人物事迹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