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迹能够激励我们坚持追求梦想,不断超越自我,在写事迹材料时,我们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权益,以下是报喜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优秀军人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优秀军人事迹材料篇1
__年2月1日下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走进一名自称退役军人的年轻人,向医护人员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医院工作人员反复询问捐赠人姓名未果后,出具了这样一份感谢信:“亲爱的退役军人: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您向我院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我院将严格管理捐赠物资,确保每一份爱心捐赠物资都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为您在特殊时期对我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兰州战役纪念馆的同事们不经意发现了这份感谢信,知道了在自己的身边有这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在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刻默默捐赠医用口罩的同事,他就是齐__。
齐__20__年部队退役后应聘到兰州战役纪念馆担任讲解员。工作以来,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始终保持退伍军人困难面前不退缩、冲在前的精神,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心中有责,主动作为。
“一念起,天涯咫尺”。__年1月24日,齐__已经准备与家人利用春节假期,前往印尼巴厘岛旅游度假。当天晚上,当他在临出发时得知新冠疫情恶化的消息,心就悬了起来,转机时看到机场军队医护人员整装出发的场面,他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1月25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全国人民都处在新冠疫情带来的慌乱中,疫情蔓延、武汉封城、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医护人员驰援、医护用具缺乏等让人揪心的信息不断传来,人们的心越来越紧张。此时,身在国外的齐__从网上看到了医护人员防护用具不足,影响抗击疫情工作的消息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医护人员紧张忙碌抢救感染患者的身影,浮现出亲人、朋友、同事购买不到医用口罩焦急的神情,想到所在单位没有应急用的防护口罩影响工作的现实,心想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身在异国他乡的齐__已经无心享受与家人一起度假的欢乐,时刻想着为家乡的抗击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想着千方百计能多筹集一些口罩。接下来的几天,他几经周折,在当地多家药店购得医用防护口罩5000个。为将这些口罩随机运回国内,他放弃最初确定的购物计划,尽量减轻携带的行李。
1月31日晚上,齐__和其他同胞踏上回国的旅程,当得知随行的旅行社有需要运回国内的医疗物资时,他冲在最前面积极协助旅行社在机场搬运同机回国的医疗物资,以志愿者身份在中川机场帮忙搬运大量的防疫物资。
回国后,想到抗击疫情一线医护物资紧缺,齐__顾不上休息,立即驱车赶往省市新冠疫情定点收治医院,将价值1000余元1500个医用口罩,以一名退役军人的名义捐赠给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齐__始终牵挂着单位的防疫工作,在上班的第一天,他将500个医用口罩及时运到单位,第一时间查看单位还缺少那些疫情防控器材设施,当看到单位消毒防护器材缺乏,他默默的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四处打听寻找,垫资购买440斤消毒液和喷雾器等洗消器械,为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充足保障。他主动担负起每天为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全覆盖”消毒的任务,从2月3日起,每天提前上班对单位办公场所彻底进行消毒,努力为同事提供安全卫生的办公环境。
“涓涓如流,汇聚成海”。抗击新冠疫情需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需要每一个平凡的人在危难面前不畏艰险、积极行动、默默付出。“我在部队参加过生化洗消和防护训练,这种时候我就应当发挥作用”,齐__这样想更是这样做,在他的车里,消毒液、洗消服、喷雾器成了必备车载装备,不管是在单位还是社区,他都能够随时进行消毒防疫工作。齐__看到社区抗击疫情一线消毒液紧缺,他就多方联系购买消毒液,为城关区火车站街道红山二村社区捐赠100斤消毒液;当看到社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紧张辛苦,就主动联系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疫情防范工作,自2月3日以来,齐__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连续作战,每天下班后协助社区开展喷洒消毒液、人员车辆登记劝返等疫情防范工作,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始终义无反顾,默默奉献,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不忘初心、奉献有我。”齐__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场上的突出表现,是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和发扬的军人本色、弘扬志愿者精神在特殊困难面前的又一次闪光。服役期间,他苦练专业技能,是部队训练尖子和骨干,__年已经退役5年的他接到部队征召复训命令后,克服家庭困难,按时归队受训,因训练成绩突出受到部队好评,完美诠释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纪念馆的红色讲解员,他对本职工作充满热情,对讲解工作精益求精,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战史书,充实知识储备;他悉心揣摩讲解技巧,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讲解服务和参观体验,多次受到参观群众留言表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为向社会提供服务,兰州战役纪念馆开展线上观“战”,线下抗“疫”,齐__积极协助整理汇总兰州战役线上展馆资料,发挥计算机技术特长,兰州战役纪念馆网上数字化展厅进入全国全国网上展厅。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的同时,他爱护守护纪念馆这个“大家庭”,苦活累活抢着干、干在先;看到纪念馆屋顶的红旗被风吹歪了,他会第一时间爬上屋顶扶正更换;纪念馆内电器出现故障,他拿起工具二话不说认真修理;每逢外出巡展,装卸展板、展架他总是干在先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__年、__年连续两年被评委兰州战役纪念馆“志愿者之星”。
正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作风,养成的困难面前不低头、迎难而上习惯,使得齐__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关头,展现出胸怀大局、甘愿付出,心系人民、默默奉献的精神。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齐__仍然在努力前行,以一个平凡人力所能及的努力,为战胜疫情做着应有的贡献。
优秀军人事迹材料篇2
张敬云,中共党员,邯郸市曲周县人,1972年12月参军入伍,1976年12月退役,现任槐桥乡小弟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全省“百姓喜爱的好官”、河北省造林绿化标兵等称号。
一门心思治“空心村”。在过去,小弟八村基本上户户都有多占的宅基地,新房盖在外,旧宅村中闲,闲置的宅基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想要收回那可是难上加难。为了早日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带着村“两委”一班人到国土部门询政策、找依据,进家入户量面积,并说服妻子率先退出了自家多占的1片宅基地,随后,他又动员“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和亲属带头退回宅基地20多片。有政策可依,有榜样先行,仅用了27天的时间,全村就收回多占的闲置宅基地100多片,拆除旧房近千间,腾出土地百余亩。初战告捷后,他又奔走于城建部门,聘请专家绘制村庄建设规划,动员规划区外的村民回迁,统一在村内空闲宅基地上建房,填补“空心村”。对不宜开发的闲置零散宅基,见缝插针,植树补绿。“硬骨头”再硬,也最终被他一口一口嚼碎了。闲置的宅基地盖起了新房,荒废的院落植上了新绿。正是凭着他的一股倔劲,才让村子有了今天“街直、巷宽、村绿”的美景。
全心全意育致富林。“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干部才是党的好干部”,这是张敬云一直坚守的做干部的准则。两年里,他顶着巨大的压力育成了第一批树苗,销售纯利润10余万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仅一年的时间,全村就有70余户群众干起了育苗。张敬云乘势借力,回填了村边的20多个窑坑,建成首批140亩的林地,并与刨花板企业达成“订单商品林”协议,发展订单林业。随后,发展速生林1000余亩,植树20万株。为延长育苗产业链条,他又成立了苗木公司,建苗圃1000多亩,培育观赏、经济树种56种。如今,村集体年收入130多万元。
踏踏实实建新民居。建新房,对于农民来说是件大事。小弟八村原有的老房有的突出一截,有的缩回一丈,布局零乱,样式各异,严重影响了村容美观和群众出行。张敬云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村庄建设。经过商议,聘请专家制定村庄规划,实现了街巷、宅基和房屋规格统一,形成了宽街道、多绿地、大住房、小庭院的格局。村里有户群众私自盖了一个超过尺寸的小车棚,影响了村容整体美观,村干部几番到家做工作做不通。见此情状,张敬云的倔劲一下子被激起来了,“你倔,我陪你倔到底。”早上端着饭,上午地头前,中午见一面,晚上走一遍,就这样连续跑了五天,直到那户群众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主动扒掉了违建的车棚才罢休。就是这样一个人,凭着这样一股倔劲,才让小弟八村有了整齐划一的新民居,让群众有了幸福和谐的新生活。
如今的张敬云依然在他的林地“战场”上战斗着,也依然是人们心中的“大老倔”。他用行动取信于民,用实绩回报群众,他的倔不是桀骜不驯、不可一世,而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干部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信仰的执着与坚守。
优秀军人事迹材料篇3
张占锁,中共党员,1985年11月参军入伍, 1989年2月退役,现任邢台市巨鹿县堤村乡南任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回到地方后,他一直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勤奋务实,开拓创新,从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带领南任庄村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明显成效。曾获得河北省“千名优秀退役军人”、邢台市乡村振兴典型人物、邢台市“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一、建制度,改作风,巩固村民团结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张占锁带领全村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完善组织生活制度,健全管理体系。优化村级事务管理,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开展工作,坚持程序公正、结果公开。2018年,村内计划修建一条长3.5公里的旅游观光路,张占锁按程序提前发布公告,通过喇叭广播、入户走访等形式通知到每名村民。在他的动员下,村里90%以上的人都积极响应,观光路沿线的村民有的自发砍掉自家的树,有的自觉迁坟,只用了短短2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修路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村内观光路顺利通车。
二、树村风,整村貌,建设美丽乡村
他加大村容村貌治理力度,清理街道柴草、消除卫生死角、绿化美化道路、丰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游园等。6条主街道全部硬化、绿化,11条胡同全部硬化,街道绿化植树500棵,安装路灯70盏,消除村庄卫生死角12处。新建800平米广场1个,标准化游园3个,清除残垣断壁5处,墙壁刷白5400平,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全村百姓点赞称好。
三、整产业,调结构,夯实经济基??
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做基础,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走上富裕道路。2019年,张占锁成立巨鹿惠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调整南任庄村产业结构,转变以前传统种植结构,发展金银花标准基地150亩。规模化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回收销售,将采摘权分到户,既保证了金银花生产品质,同时解决了金银花采摘的人手短缺的问题,提高了群众收入。实现金银花种植加工规模化、标准化,打造全程可追溯系统,有效带动金银花产业提质升级,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26户贫困户脱贫。他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创新发展,规划15亩土地建设金银花初加工厂,深挖金银花产业价值,建有车间10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可达500吨。2021年加工厂投入使用仅1个月,就增加了集体收入1万余元。
为进一步挖掘金银花的产业价值,张占锁将带领全村积极参与金银花“七个一”行动,继续加强南任庄村基地一体化建设,注册基地商标,打造金银花品牌,扩大加工厂规模,建设电商平台,形成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交易于一体的金银花基地,高水平推进金银花产业集聚升级。
优秀军人事迹材料篇4
任__,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82年参军,1988年退役。现任__县__镇一街党支部委员,__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初心就是情?
“度过寒冬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对于3岁丧父、13岁辍学的任__来说,是最懂得生活艰辛的。平淡的日子是舒坦,但“三十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每每见到街头的贫困群众、见到还在农村生活的战友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状态,任__心里总不是滋味!七年的军旅生涯,部队大熔炉的锤炼,总让他感到自己得为大家做点什么才行,得有点社会担当才行!
在2012年底的一个晚上,躺在床上的任__辗转无眠。偶然浏览到“__县吧”,看到原县医院因设备、管道陈旧,再加上服务管理上不去,卫生脏乱差,就医群众意见很大、反应非常强烈。医院领导有意改善这种状况。看了这则消息,他心里翻腾开了,“这是个机会,我得去试试!”。虽然已是深夜了,但他立即拨通了战友刘占利的电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哥俩一拍即合,聊了很多的想法。
使命就是担当
说干就干。天亮后二人就去找县医院的领导,表达了自己想承包医院物业管理的想法,并表示一定想办法办好。医院领导正有改变医院卫生状况的想法,看到他们的决心,答应他们先试试看,但前提是必须有资质。这下,老哥俩犯难了,光注册资金就得50万元,再加上十几万元的启动资金,得60多万元!
没资质就成立自己的公司,没资金就想办法筹措。有了方向就动手干,医院的保洁工作,先由几个战友干着,工资先由个人垫着,启动资金由大家一起想办法。经过近一个月的忙碌,跑手续的难题解决了,50万的注册资金也凑齐了,2012年4月1日,__县__物业公司终于正式运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打拼,__物业公司逐渐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在短短八年多时间里,任__和他的战友、朋友,一起组建了__物业、__电子、__保安、金诚劳务等几个公司,业务范围遍及张家口市各个县区,均以“满意百分百,服务百分百”的服务宗旨,赢得了客户的普遍好评。
信念就是未来
公司形成规模、步入了正轨,任__和战友开始考虑如何回馈社会。为此,他们在__总公司和各个分公司都明确规定:同等条件优先录用退役军人;同等条件优先录用困难下岗职工;公司内部奖励优先向退役军人、弱势群体倾斜;员工遇突发变故公司管理人员要带头捐赠。几年来,任__个人共捐赠人民币5万多元。
为增加退役军人及家属就业渠道,经多方争取,在公司不盈利的情况下,从张家口霖辉物业“挖了”18个岗位,安排保洁、保安人员,其中退役军人及家属占了一半多。几年来,__公司创造就业岗位350余个,先后安排5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
优秀军人事迹材料篇5
了不起的创业兵|任红伟:退役老兵变身“鸡司令”
“富硒鸡肉鲜嫩营养价值高,鸡蛋味道鲜美。”5月9日,在池州市石台县丁香镇安居尔家庭农场,“士兵兄弟”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红伟说。
39岁的任红伟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参军期间,他多次获得个人荣誉。2014年12月,他婉言谢绝了部队领导让他申请留在部队的好意,也放弃了随妻子户口转业到大城市的机会,怀揣着梦想一头扎进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要做就做别人没有做过的。”部队农场积累的养殖经验让任红伟的想法与众不同,他创办的安居尔家庭农场的牌子挂出不久,就思索着如何让这块牌子响亮起来。为了物色既能适合本地气候环境,又有较大经济效益的种养殖业项目,任红伟多次赴浙江、湖北、湖南等省份考察学习。
通过多地考察调研,他引进了10多个品种的无花果,最终成功优选出2个品种。他还从湖北、湖南引进不同品种的黑山羊种羊进行杂交改良,尝试将小架子羊改良成为大架子羊。任红伟表示,如果改良成功,等到两年一个周期稳产后,将能为周边市场提供种羊苗300多只,鲜肉10多吨,将极大地丰富周边市场需求,还会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黑山羊养殖。
在拓宽养殖项目的路上,任红伟并未就此止步。“饲养绿壳蛋鸡的经济效益比本地土鸡高,绿壳蛋最高峰卖到三块钱一个。”他说,他引进的新品种鸡,采取放养+喂食相结合的方式,吃的是纯天然的活食以及麦麸、玉米、豆粕等特制的均匀颗粒饲料,产出的绿壳蛋因为锌铁钙含量高,蛋黄大、口感细腻,深受市场欢迎。
农场的品类和种类逐步扩大后,需要长期和短期工人,任红伟积极招聘本村和周边村村民来农场务工,并在用工时向残疾人和困难家庭倾斜。“农场就在家旁边,工作也不耽误照顾家里,还能增加收入,可真是太好了。”正在农场里忙活的张明说道。
同时,随着绿壳蛋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任红伟发动周边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的两个家庭农场共计200人参与到特色养殖中。对于困难户,他不仅毫无保留地将养殖技术传授给他们,而且还无偿提供种鸡种蛋。仅去年一年,这名老兵贴补农户的资金就达2万余元。
“他手把手指导我,让我快速学会了绿壳鸡养殖技术,现在每年收入增加了两三万元,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丁香镇丁香村农民刘长河说,在任红伟的帮助下,15户村民干起了养殖。
为了将农场进一步做大做强,任红伟在前期投资400多万元的基础上,计划追30万元资金用于拓展种养殖规模。目前农场共吸纳3名退伍军人就业,务工人员8名,其中妇女6名,月工资2000到3000元,临散用工年累计达到500人次。预计今年销售收入达300万元。
因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任红伟相继获得了“安徽省优秀退役军人”“安徽省最美退役军人”“全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我会永葆军人本色,把在部队时养成的忠诚品质、过硬作风带到实际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助农增收新篇章。”任红伟满怀豪情地说。
优秀军人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